文化之日

01 Jun 2017

文化之日

在醫院看過父親之後,去到公司。然後下午去文化部開會。結果是對著文化部的單位看板,又想起不曉得影音司最後怎麼往前走、又怎麼沒有回覆人文出版司的 email 內容。那塊「新莊副都心」的確是在世界的盡頭…怡文發現:原來「新莊副都心」是快車沒有停的站,這意味著至少文化部應該要座落進「新北產業園區」吧?(歪頭)

雖然說這是文化之日,其實還是不太能夠理解自己在這裡呆到晚上、這種實踐的意義。我寫了一篇貼文,反映著自己的複雜心情。是該問問大老闆:他期待的是什麼呢?有一組人很認真地在作「文化入口網」的事情嗎?自己下去經營這樣的網絡嗎?

該是丟掉框框的時候嗎?

在投入時間,努力建議各個領域、各種問題解決方案之際,在這些「用心設計的解決方案」後面有一個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:國家。#為了國家,所以準備要如何地讓相對應的體制容易運作;為了國家,所以應該要更能夠廣為眾人參與…。

不禁捫心自問:我所在想的「#國家」到底是什麼呢?誠實地說,也許這個「」所代表的是自己發明出來的一種虛擬構想,私有的創造物。為何別人沒有這個 #虛構的概念 呢?需要額外構思這麼多的人造物,是否原本就並不存在於世界上?

面對攻擊只需要回擊就可以完成一個回合的互動。完全沒有辦法想像全盤回應所有的質疑,所以根據自己的能力做多少就是多少。掌握程度到達的水平,就等同於事物有所交代,所有人平安下車的水平。超過了這些,就不屬於所有的正常部門的業務範圍。

只有在選擇攻擊的那一瞬間,需要用到「」這個概念。完成攻擊也就是得魚忘筌的時刻。任何把「」從工具性提升到本質性的思考都是一種效率的阻礙與妨害,無論對攻擊方或者是防守方都是。

各何況數位原生世代的人們,生來就出生在社群媒體的泡泡中,從來也未曾瞥見過辛苦的、需要努力才能成為(全稱)真實世界的一部分的上古時代。身處在跨國企業的資訊溫床上,「」也只不過是一種比較大一點的泡泡吧。再怎麼努力,又怎麼比得上跨國溫暖的資訊眠床呢?

所以從一開始,「」這個概念就僅隸屬於 SWAT 特勤隊或者電影小說的範疇嗎?

也許這個「」是從走進國際實體社群世界,才被創造出來的一種概念。因為兩次以上被國際社群的撞擊(reverse culture shock),才擁有一些自以為是的妄念生產機制,不斷地替「」準備持續運作的養分。

為了這個概念,可能就得多思考一堆策略、多做出數倍的努力;最終對於終端的執行者來說,未必能夠瞥見這數倍或平方層級的「微小差異」。誠實地說:這個概念也是折磨自己、讓人覺得挫折的源頭。

是該放棄「」的時刻嗎?

所以文化之日的重新詮釋

長期在 what 與 how 裡面打轉,其實會讓人忘記 why 到底為何要做這些事情。昨天的參與(還有最後跟富源的討論電話)累到我們無法反思些什麼。今天是接下來的時刻。

我們為何要